動力晶片的發展

/郭立昌

願意貢獻回應社會問題的能力稱之為「盡個人的社會責任為達成這個使命目標,經過幾萬次的實驗「動力晶片」終於問世,而能置入於卡片之中,啟動「非接觸式感應」的時代。「動力晶片」的相關科技和產品壽命,預計可到2100年。



因緣際會,吾人有幸在農業社會創建台灣的精密工業,進而善用資源引領「接觸式」的時代進入「非接觸式 (Contactless)」世代,啟動便利/安全/衛生的新世代。

回顧台灣在1965年還是一個農業社會,靠香蕉出口賺取外匯,卻要進口許多的東西;當時的政府提出了「進口替代」的口號,經濟部長李國鼎先生倡議的「高雄加工出口區(KEPZ)」在196612月啟用,立昌的精密電子零件率先售入區內的美商全球電子公司,開啟了台灣正式進入工業社會的新頁。

農業社會,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土地成為最重要的資產;土地的丈量都是以「」來計算,有錢人耕作的土地以甲來計算,一甲為2,934 。社會在變,從前以坪、以甲計量的土地,後來則以「平方公尺」、「公頃」在計量,1平方公尺約等於0.30251約等於3.3平方公尺

平方公尺,就是一塊四面都是一公尺的土地,大約成年人一個跨步的距離;一公頃等於一萬平方公尺,約等於3,025

公尺,英文為「meter」,簡稱為「」,平方公尺取代了坪作為計量土地的單位,有人稱平方公尺為「平方米」。

時代不斷的演進,公尺逐漸地令人感覺太大,人們漸漸地習慣「公分」的計量。

例如一個人160公分高,就是1.6公尺,但很少人說1.6公尺1.6,多是說「160公分」高;一公分等於一百分之一公尺,一公尺等於一百公分。

女孩子若有160公分高,48公斤的體重,身材看起來就很好看,不高也不矮,不胖也不瘦;像新加坡航空公司的空中小姐,身高約在160 ~ 165公分之間,看起來感覺很親切,也賞心悅目。

個人創業之初,以製造「哈多瑁 (ハトメ、Eyelet)」為主,這種產品以「公厘(公釐)」為計量單位。壹公厘是千分之一公尺,也就是一公尺等於一千公厘,也可以用「1×10-3公尺等於一公厘」來表示,也有用「mm (millimeter)」表示的,又稱之為「毫米」。

例如在鉚在鞋子上,穿鞋帶用的哈多瑁,大約是5毫米直徑的產品;漸漸地,產品愈來愈精細,做到1毫米,或0.8毫米以下的哈多瑁。後來,生產的產品到了線圈,其中所纏繞的銅線,有到了0.035毫米,就是0.035mm,頭髮的直徑大約0.07mm

科技愈發展,愈是朝輕薄短小去發展,許多的產品都到了百萬分之一公尺(1×10-6公尺)的程度,稱之為「micron(μ m)」,又稱之為「微米」。

早年半導體的生產製程,都是在微米級。不過,文明社會的要求越來越多,半導體產品因科技的演進變得更精細,像「1×10-9公尺奈米(nano- meter, nm)」從2001年開始成為一股新潮流。

如今,非接觸式感應科技的晶片,其元素則精細到了一兆分之一公尺(1×10-12公尺),稱之為「pico-meter(pm)」,姑且稱之為「胚米」。

吾人在1972年因產品之實際需要,而設立偏向軛/超微導線/絕緣板三廠;其中需要相關的理論基礎來促成實務的應用,幸好成大電機系的姚靜波教授和機械系的馬承九老師可以供應所需的理論和知識,使得建廠進度相當順利。我們所需的重要原料不必仰賴日商鼻息,而能縱橫業界,為台灣建立起深厚的精密工業基礎。

同時,留住了前來台灣投資的美商、日商,讓他們都獲利,甚至回本國股票上市;台灣也因此從進口替代到了出口擴張,外匯存底逐年累增;台灣從倚賴香蕉外銷日本,到變成電子產品的輸出大國。

可惜的是,台灣在1970年的真空管升級為電晶體的時刻,還不夠能量掌握任何東西,只能在代工製造上努力耕耘而已。在1986年遇到消費性電子市場大好的時刻,也只能做國際知名品牌的代工而已;1988年資訊科技的崛起,大家都還很脆弱,也只能當代工而已;但是,在1992年半導體業的興起時,仍然「以代工為榮」而失去了一次主導主流產業社會的機會。

因此,我綜合偏向軛/超微導線/絕緣板的加工技術,以樹葉為原料發展出動力晶片,進而製成「動力晶片模組」,以啟動「射頻轉換器」,使得「非接觸式感應傳輸的智慧卡(傳智卡)」能與其交易讀取裝置(Transaction Reading Device, TRD)進行非接觸式資訊轉換,進而組成「電子商店(eStore)」構築新科技經濟系統(Tech-Economic System),帶至1997APEC宣揚,促成電子商務法案。

傳智卡及其讀取裝置的晶片是以一兆分之一公尺(1×10-12公尺)的「pico-tech」製成的;其多元材料積層技術可以升級電子元件為主動式,降低溫升的問題,提高效能及安全性。因為其本身具有動力,故稱之為「動力晶片(Power Chip)」。

由於1990年代民智未開,大多數人根本不知道「未來」將會長怎麼樣子?是故,在美國發明專利的「動力晶片」被改為「Dynamic Chip」,但原創者的我認為「Power Chip」才是正確的。此外,與其說動力晶片是一個電子零件,不如說是「泛用的關鍵電子原材料所以簡稱為「PCM」。

未來,你我必定會用到這些東西,所以必須正視這一個趨勢!

有智財權‧請勿抄襲

 

作者郭立昌早年創造台灣的精密工業,為APEC領袖會議代表,在各級會議促成「反貪腐、人工智慧、最佳實例、防止電磁干擾、電子商務、全球通路、孵蛋器、資通訊科技、智慧財產權、微型企業」等議題和法案。


參考文獻:

丁玲虹(2001)。國防雇員的女兒。台中:磐虹。
郭立昌(2005)。見證台灣四十年。台中:磐虹。
郭立昌(2020)為下一代開出路。高雄:凱鴻。

相關連結:

美國發明專利(Linda Din Invention)
http://tnews.cc/07/newscon64680.htm(黑手博士的政治啟示)
https://lcthesis.blogspot.com/2019/01/blog-post_14.html (資訊社會的困境及其改善)
https://lcthesis.blogspot.com/2019/01/blog-post_16.html (資訊社會的發展及其迷思)
https://lcthesis.blogspot.com/2019/01/blog-post_35.html (第三部門之存在及其發展)
https://lcthesis.blogspot.com/2019/01/blog-post_63.html (倡議型NGO與國際交流平台)
https://plckbooks.blogspot.com/2020/03/blog-post.html (為下一代開出路--從精密工業到微奈米科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動力晶片的發明

動力晶片的初階應用